母奶的根源是媽媽的血液。這種說法雖然令人覺得意外,但母奶的成分確實是母體的血液。
乳房中分泌細胞的細胞壁(厚度)一經擴張,細胞壁就會佈滿毛細血管,此時血液就能暢流。而經由毛細血管的管壁細胞間隙進入血液中的養分,會滲透到分泌組織中,分泌細胞便將這個養分轉換成母奶,分泌至空洞的部分。
這就是母奶的真實面貌。而我們說母奶能增強嬰兒的抵抗力,也正是因為這個道理。
大自然中唯一針對人類嬰兒所設計的產品,人類嬰兒本來就應該有的食物 -- 母乳
母乳的營養成分:
蛋白質最適合人類嬰兒,不會過量,較不易引起過敏,也較好消化吸收。
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,容易分解為葡萄糖供代謝旺盛的腦部使用,又可幫助鈣的吸收同時使嬰兒的腸胃道呈偏酸性,抑制病菌的滋生。
脂肪含有多鏈未飽和脂肪酸,尤其是長鍵多鏈未飽和脂肪酸(20及22個碳),也正是目前市面上營養食品中最熱門的DHA,在神經組織中,如腦及視網膜中含有非常多的DHA。
電解質,包括鐵的含量都較牛奶低,但是它的吸收利用率甚高,所以嬰兒的血中含量正常,也因此減少嬰兒腎臟的負荷。
維生素含量十分豐富.目前每個新生兒都有接受維生素K的注射,無須擔心缺乏,臺灣的日曬充足,也不須擔心維生素D缺乏,完全吃素的母親,需要注意維生素B12的額外攝取。
母乳中已經知道的營養成分:
|
‧蛋白質
‧甲型乳蛋白
‧乙型乳蛋白
‧酵素
‧生長因子
‧荷爾蒙
‧乳鐵
‧分泌型甲型免疫球蛋白
及其他免疫球蛋白 |
‧非蛋白質的氮
‧甲型胺基氮
‧Creatine
‧Creatinine
‧Glucosamine
‧Nucleic acids 核甘酸
‧Nucleotides
‧Polyamines
‧Urea
‧Uric acid
|
‧碳水化合物
‧乳糖
‧寡糖
‧Glycopeptides
‧比非德因之 |
‧脂肪
‧脂溶性維生素 (ADE和K)
‧Carotenoids
‧脂肪酸
‧磷脂類
‧Sterols hycrocarbons
‧Triglycerides |
‧水溶性維生素
‧Biotin
‧Choline
‧Folate
‧Inositol
‧Niacin
‧Pantothenic acid
‧Riboflavin
‧Thiamin
‧維生素B12
‧維生素B6
‧維生素C |
‧礦物質及離子成份
‧碳酸
‧鈣
‧氯
‧Citrate
‧鎂Magnesium
‧磷
‧鉀
‧鈉
‧琉 |
‧稀有物質
‧Chromium
‧Cobalt
‧銅Copper
‧氟 Fluoride
‧碘Iodine
‧鐵Iron
‧錳Manganese
‧Molybdenum
‧鎳Nickel
‧Selenium
‧鋅Zinc |
‧細胞
‧表皮細胞
‧白血球
‧淋巴球
‧吞噬細胞
‧中性球 |
|
參考資料:Picciano MF. Nutrient composition of human milk. Pediatr Clin North Am 2001:49:53-68
|
Top
|
母乳中主要營養素在嬰兒體內的多種功能: |
◎蛋白質
甲型分泌型免疫球蛋白
IgM
IgG
乳鐵
溶菌素
甲型乳蛋白
酪蛋白 |
免疫保護
免疫保護
免疫保護
抗感染,攜帶鐵
抗感染
攜帶鐵,製造部分的乳糖
攜帶鐵,抑制微生物附著在黏膜表面 |
◎碳水化合物
乳糖
寡糖
糖結合物 |
提供能量
微生物結合體(ligands)
glycoconjugate 微生物及病毒結合體 |
◎脂肪
三酸甘油
LC-PUFA長鍵多鏈非飽和脂肪酸
游離脂肪酸 |
提供能量
腦部及視網膜發展及嬰兒成長必須
抗感染 |
◎母乳中的保護成分
免疫保護 功能
SIgA, G, M, D, E
非特異性保護
|
針對特定抗原的抗感染活性
抗細菌,抗病毒,抗微生物毒素,增強新生兒免疫系統的成熟 |
次要營養素
核甘酸
維生素
A
C
E
|
提高T細胞成熟,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,還有對一些疫苗的抗體反應,及腸道的成熟及腹瀉後的修復,
抗發炎 (清除氧游離基)
抗發炎 (清除氧游離基)
抗發炎 (清除氧游離基) |
酵素
膽鹽依賴性脂肪脢
Catalase 接觸酵素
Glutathione peroxidase
PAF: acetylhydrolase
|
製造游離脂肪酸,提供抗原蟲,抗細菌的活性
抗發炎(分解雙氧水)
抗發炎(避免脂肪過氧化)
保護免於壞死性腸炎,水解PAF血小板活化因子 |
荷爾蒙
泌乳激素
腎上腺皮質素,甲狀腺 素,胰島素,及生長素
|
促進B及T鄰巴細胞的發展,影響腸道淋巴組織的分化
促進嬰兒腸道的成長,及腸道宿主抵抗機轉的發展 |
細胞
吞噬細胞,多核中性球, 淋巴球
|
吞噬微生物,製造淋巴激素lymphokines及細胞激素cytokines,和其他保護因子互動並增強功能 |
細胞激素cytokines |
調整免疫系統的功能及成熟 |
|
參考資料: Picciano MF. Nutrient composition of human milk. Pediatr Clin North Am 2001:49:53-68
|
Top
|
母乳哺育對嬰兒的影響:
‧腸胃道感染,呼吸道感染,及中耳炎的機會減少
‧高危險群得兒童期糖尿病的機會減少
‧過敏的機會及嚴重程度減少
‧認知發展比較好.母乳哺餵超過28週者,嬰兒的智商會比吃配方奶者高出2.91分,其中足月兒差2.66分,
早產兒則可提高5.18分.對於一個足月兒的影響或許不是那麼明顯,但是如果以整個人口來考量的話,
還是有幫助.對於早產兒的影響則是確定的。 |
|
參考資料:Heimig MJ. Host defense benefits of breastfeeding for the infant:
Effect of breastfeeding duration and exclusivity Pediatr Clin North Am 2001:48:105-124
Davis MK. Breastfeeding and chronic disease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Pediatr Clin North Am
2001:48:125-142
Reynolds A. Breastfeeding and brain development. Pediatr Clin North Am 2001:49:159-173
母乳哺育對母親的影響:
‧減少產後大出血
‧降低貧血的程度
‧減少膀胱及其他感染
‧停經後的大腿關節及脊椎骨折也會減少
‧母乳餵越久者,停經前乳癌機會越少
‧餵2到7個月的母乳,得卵巢癌的機會可降低20%
‧在月經未恢復,完全哺餵母乳,孩子六個月大之前這三個條件都存在的情況下, 再度受孕的機會小於
2%.如有任一條件不存在,避孕的效果就會降低.建議不要只依賴哺餵母乳來避孕,盡可能同時採取其
他避孕方式.非荷爾蒙方式,包括使用保險套,避孕器,結紮等;避孕藥則應選擇只含黃體素者。 |
|
參考資料: Labbok MH. Effect of breastfeeding on mother. Pediatr Clin North Am 2001:49:143-158
|
哺育母乳對家庭及國家的好處:
‧促進親子關係
‧節省買配方奶的花費
‧方便,隨身攜帶
‧不怕停電或停水,
‧不受世界局勢變動, 經濟不景氣影響
‧減少家庭及國家的醫療花費
‧減少國家進口嬰兒奶粉的花費
‧提升國家人口品質
哺育母乳對地球的影響:
‧最符合環保
‧利用大自然現有資源
‧不浪費大自然的資源,如製造,運送,及銷售奶粉過程中對土地,水,能源等的浪費
資料來源︰國民健康局 http://www.bhp.doh.gov.tw/BREASTFEEDING/index02-2.htm |
|
